寶藏巖國際藝術村,新的景點,掛上國際或者是藝術成為台灣的一個風潮。寶藏巖原為一區亂無章法的違章建築,原先是將這兒拆掉規畫為公園,爾後在多方催生下,保留原始建築,將這兒訂為歷史聚落,改為國際藝術村。
走出公館捷運站,經過熱鬧的商圈,水源市場,沿著馬路穿過不同景色的台北街頭來到寶藏巖。放眼望去的確是蓋得亂無章法的建築,沒有任何規則也毫無美感可言,順著階梯小巷,多數的住家皆已搬離此處,尚存十多戶人家,而隨處可見居民住所,請勿進入字樣,每逢假日大批遊客入內,對於住在這兒的居民應該是個非常大的困擾。
花了一個小時走完一圈,比想像中的小,整修過後的寶藏巖保留住原始的聚落型態,卻加入許多現代建材,又顯得格格不入,論藝術,缺乏文化氣息的自己卻又感受不出來,說真的,拙於文字的自己,找不到形容詞來書寫這兒的怪異之處。
唯一的滿足,大概就是尖蚪咖啡所帶來的驚喜了。
寶藏巖國際藝術村
地址: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37弄4-8號
捷運公館站(綠線)→ 一號出口→羅斯福路四段90巷右轉→汀州路左轉→汀州路三段230巷→ 步行5-7分鐘→ 寶藏巖共生聚落→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
登記入村時間:週二至週五下午3:00-10:00,週六日上午11:00-下午10:00,週一為休館日。
幸好我電腦很快,
圖再多也不怕(笑)
版主回覆:(12/21/2010 09:32:14 AM)
科科….
Morris介紹的好詳細喔! 好多照片。
OZS&OBS不必親自去走一趟了。
唉, 保留文化傳統是一番美意, 可是我們的政府就……..
版主回覆:(12/21/2010 09:34:48 AM)
不意外的
有些時候不要修放著還比較好…
我辦公室離這裡很近
常常有機會去看
但實在是沒有心思拍下相片
拍最多的反而是旁邊公園的豔紫荊光影
可能….共鳴不夠吧
版主回覆:(12/21/2010 09:34:10 AM)
跟許多日式房舍一樣
整修過後
味道就沒了….
我電腦很慢~放著等XD
共鳴不足XD
版主回覆:(12/21/2010 09:33:52 AM)
哈哈XDD
看來電腦不錯,
張張精采.
我家就在這裡的對岸,
底下的河濱公園就是沒事騎單車的地方
版主回覆:(12/21/2010 09:33:20 AM)
哈哈
那天才知道
原來河的對岸
就是永和了XD
這裏以前曾經有很多的貓,早期其實很荒涼。
版主回覆:(12/21/2010 09:33:10 AM)
那天連一隻都沒有看到
這個地方如果整齊就沒特色了吧!
版主回覆:(12/21/2010 09:32:25 AM)
對建築本身我沒有太多的意見
主要是修復之後
個人覺得沒有啥特色出來
早到有差
還逛了這麼多地方
版主回覆:(12/21/2010 09:31:41 AM)
也早到沒多久呀
是你睡太晚吧XDDD
看來亂中也有種特別的美喔!
版主回覆:(12/21/2010 09:31:01 AM)
我已經收到合歡山的明信片了
謝謝
這次上山應該還有看到些許殘雪吧?
上個星期本來要去
結果到的時候時間太晚了
只好作罷
^_^來趟寶藏之旅~
離家不遠~可以去走走看~
三年前,抗爭很頻繁的那年去過幾次,
最近也去了,但還是比較喜歡以前的樣子…
最近twitter上許多人在討論,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詳細的面貌,
謝謝莫伯~~
就像是霍爾的移動城堡阿..交雜新舊衝突美感..下雨天去別有一翻風味阿~
版主你好,我是台灣好生活報的協力編輯。拜讀此篇文章後,欣賞其中的觀點並認為值得推薦給更多讀者, 請問是否能授權我網摘到台灣好生活電子報的「地方采風單元」呢?
網摘方式,在敝報首頁只會出現標題、縮圖和三行文字(約35字),在列表只會摘錄150字以內,網摘範例請見:
http://www.taiwangoodlife.org/storylink/term/42
所有網摘連結皆會連回原文,煩請回覆是否同意,謝謝~
版主回覆:(12/23/2010 03:25:26 PM)
ok….
http://farm6.static.flickr.com/5002/5277272396_58e70972eb_o.jpg
上面這張搖椅的照片很有fu,我覺得這一的地方,或許要多一點的管理,少一點的藝術空間,我的意思是,要有常設的策展單位,像華山特區,不然,資源太少,太依賴 "藝術家強佔",成效比較低吧!
高徒
市府經營寶藏巖的最大失敗之處: 就是把居民驅離 —留下的只是空殼 沒有文化! 所以現在才會這麼奇怪… 試想:把新光三越裡面放尊大佛就說改成一間廟 這樣對嗎?
已推薦至台灣好生活報「地方采風」單元:)
http://www.taiwangoodlife.org/storylink/20101225/3155
謝謝版主~
謝謝你~讓我重溫"寶藏巖"…
找回曾經"遺失"的記憶…
也許懷舊與當代就是這麼的衝突…
才會耐人尋味吧!!
照片很漂亮
但是完全不認同你用"亂無章法"來形容寶藏巖
不過就是違章建築群
想看真實且繼續存活著的違章建築群
歡迎到基隆
尤其是前往北濱公路的北寧路上一堆
想欣賞就走進去看
絕對夠真實 夠貼近生活
說真的 寶藏巖的硬體跟藝術有啥關係?
嘴賤點說就是貧民窟裡面上色而已
不如去把林肯大郡改成不可與天爭的教育藝術館算了
晴天跟黃昏的感覺完全不同。謝謝了~